汽車連桿多連桿式懸掛系統(tǒng)的主要優(yōu)點是:車輪跳動時輪距和前束的變化很小,不管汽車是在驅動、制動狀態(tài)都可以按司機的意圖進行平穩(wěn)地轉向,其不足之處是汽車高速時有軸擺動現象。
要不是近期來勢洶洶的汽車后懸斷軸事件,消費者或許永遠不會注意到汽車后懸架是有多重要。借由某汽車品牌的一次不幸事件,卻成全了廣大車友對于汽車后懸架的強烈求知欲。
拖曳臂式后懸架汽車連桿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,年頭久遠,是專為后輪而設計的懸架結構,應用于中小型汽車、低端SUV后懸架,如GL8就采用此類后懸架。一方面,其平順性較好,較小的安裝空間利于整車布置,其次,噪音控制還算不錯;另一方面,其舒適性和操控性均有限,其比如其剎車時車頭較重會往下沉外,拖曳臂懸架的后輪也會往下沉,無法提供精準控制。
從結構特性來說,汽車連桿多連桿優(yōu)于縱臂扭轉梁沒有爭議,然而它對于中級車這個細分車種來說,卻并不見得合適。
汽車連桿多連桿式懸掛結構相對復雜,材料成本、研發(fā)實驗成本以及制造成本遠高于其它類型的的懸掛、而且其占用空間大,中小型車出于成本和空間考慮極少使用這種懸掛。但舒適性能是所有懸掛中的,操控性能也和雙叉臂式懸掛難分伯仲,高檔轎車由于空間充裕、且注重舒適性能和操控穩(wěn)定性,所以大多使用多連桿懸,可以說多連桿懸掛是高檔轎車的絕佳搭檔。
汽車連桿的工藝特點:汽車連桿連桿體和蓋厚度不一樣,改善了加工工藝性。連桿蓋厚度為31mm,比連桿桿厚度單邊小3.8mm,蓋兩端面精度產品要求不高,可一次加工而成。由于加工面小,冷卻條件好,使加工振動和磨削燒傷不易產生。
汽車連桿桿和蓋裝配后不存在端面不一致的問題,故連桿兩端面的精磨不需要在裝配后進行,可在螺栓孔加工之前。螺栓孔、軸瓦對端面的位置精度可由加工精度直接保證,而不會受精磨加工精度的影響。汽車連桿小頭兩端面由斜面和一段窄平面組成。這種楔形結構的設計可增大其承壓面積,以提高活塞的強度和剛性。
相關文章
- 摩托車連桿曲軸廠家告訴你真相:連桿不是支撐汽車的連桿2019年11月22日
- 什么樣的三輪車發(fā)動機連桿才可以稱為好連桿?2019年11月22日
- 跟著摩托車連桿曲軸廠家學習連桿的相關知識2019年11月22日